一场多元化的选举实验
严格意义上说,除了如今的台湾,中国从未经历过全国范围的自由选举,即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情况最佳的局部选举,也无法与西方议会民主制相提并论。
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前苏联的模式,施行了非直接选举制度。根据这种选举制度,在最基层,即村和公社级别进行直接选举,选派的代表则进入上一层机构进一步参加选举。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苏联模式,也就是说,根据这种规则,候选人人数与席位所需人数一致,以是非选择决定谁入驻该席位。此外,候选人名单需要得到共产党组织以及其下属的选举委员会进行批准。
公开辩论、程序式讨论或拉票活动。选举更多流于形式,有时甚至演变为一种庆祝活动,其结果则总是显示百分之百赞成票。在六十到七十年代的政治动乱期间,甚至没有举办过这样的仪式化“选举”。
从这一角度来看,1979年7月由全国人大通过的选举法(1980年1月1日起实施)对1953年的旧法律法规进行了一系列相当激进地修改,例如候选人人数超过所需席位人数,使用公开提名程序。根据新的选举法,较高层级或市区级别也进行直接选举。每个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有至少三人投票支持——才能成为候选人,最终选举则必须在“民主协商”或通过初选进行。
北京大学的“竞选活动”
北京大学的预选(先选出三名候选人)最开始定在1980年11月,参选学生还组建了自己的选举委员会。
选举开始前几周,校园内就开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诸如候选人演讲、公开辩论、使用选举杂志以及大字报形式宣扬候选人观点等。根据官方统计的数字,共有29名候选人角逐海淀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两个学生代表位置。
候选人中也不乏一些早在一年前就以其在民主墙或民刊中的文章而知名的人权斗士。其中一名女学生(共有四名女学生候选人)着重强调中国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总体来说,候选人中既有亲政府派也有批政府派。
美国记者吉姆•劳里(Jim Laurie)为当时的 ABC 广播公司制作了关于北大选举竞争的电视报道。
大多数候选人在露天空地、餐厅或大学礼堂进行公开辩论。这些活动通常都有几百名学生参加,有时候甚至人数破千。张贴于三角地的参选观点被热切地阅读及传抄。
内容上来看,很少涉及本地或高校的问题,而是大多关注大型的国家级主题:政治自由、对毛泽东及其文革的评价、国家的经济状况、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或者妇女政治权益问题。
大字报(或黑板报)上,候选人张贴其简历、参选观点、有时候也有长篇论文,使用更多传统政治言论,而非新的民权运动的修辞手法。
在一份大字报上有18名候选人的照片和介绍,并有对时事政治话题的简短回答(比如:“你怎么看待毛泽东?”或“你如何看待共产党的领导?”)。其答案通常并不激进,甚至很多都没有口头辩论时坦率。
许多人对毛泽东的评价非常正面(“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少数人给出了反对性意见。对于文革的评价几乎所有人的意见都是否定的,称之为“失败的革命”、“大混乱”以及“大反动”。问及“当前政治的重要内容”时,大多数人的答复则为“民主化”或“民主改革”,只有少数人认为经济改革或提高生活质量应排在首位。少数人对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提出了质疑,大多数则认为应进行“结构调整”或进行反“官僚主义”运动。至于关于当时已经被判十五年监禁的著名民权运动者魏京生问题方面,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判“重了”,许多人主张重新审判、要求透明公开的证据。
候选人
争夺海淀区人民大会这两个学生代表席位的三十名候选人中,很快就涌现出几名比较出众的人物。他们举办的活动参加者甚多,他们的参选要求与建议被热烈讨论。
哲学系研究生胡平,在他的竞选宣言中提出了言论和出版自由,并称这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他写道:“有了它们,不等于就有了一切;但是失去了它们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民主的标准则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且必须在中国谨慎推进。
他还认为,中国低下的经济水平不应妨碍建立稳固的民主基础,在目前有限的情况下,能够给予人民的最重要工具就是言论自由。胡平将自己打造为一名审慎的理论家和对现有社会系统的批判者。
中文系学生、作家与女候选人张曼菱受到了特别多的关注。她专注于女性权益,但是她的听众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她提出 “女性”应具有“东方美”,正如男人应该有男人味一样,说女人需“兼具优雅、大方、智慧与温柔”,社会不应仅以“纯粹的生产力”来评论高下。
由于她在一场晚上举办的会议中受到了人身攻击,她写下了这篇《女子也是人》的大字报,引发了更多的——有时候也有些混乱的——两极分化的讨论。
来自经济系的候选人张炜主张支持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建立紧密纽带——就像毛泽东反复强调的那样。张自称是温和改革的倡导者。作为大学学生会的主席,他相较他人更有政治觉悟。然而,他也把“改革”、“民主”以及“反官僚主义”作为自己的中心词,在他的竞选宣言中,他写道,不能说民主是“暂时的稳定”和“经济繁荣”的障碍。
此外,还补充一件轶事:当时的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现中国总理李克强是张炜的支持者。陈子明在他的书《宪政的萌芽:1980年竞选运动》(真相出版社,香港2013年版第二册第601页)中附录,李克强的名字出现在支持张炜的一份推荐大字报上。
选举结果
根据初选规定,应在选举后留下三人最终角逐那两个区代表的席位。初选于12月3日举行,胡平、王军涛和张炜拿到了最多票数,并将参加12月11日的最终选举。选举结果让当局又惊讶又尴尬:排名靠前的两人都是著名的民主运动活跃分子,均为参加过1976年的天安门抗议运动的“老兵”,也同时都是民刊的常驻作者。
6094张有效投票意味着高达91.2%的投票率。胡平最后获得3467票,王军涛2964票,张炜2052票。胡因此被选为人民代表。但是王军涛因为没有达到一半的支持人数而没有当选代表。一周后又在剩下的两人中举行了新一轮的投票,但由于选民人数太少,还是没人能获得超过50%的支持率。
于是,选举第二个地方人民大会代表席位的事情不得不以空缺为结果告终止。而被成功选上的胡平慢慢也对他选举胜利的政治意义抱持怀疑。大学上级首先给他施加压力,要他不要接受这一代表席位,胡平却依旧坚持参加了第一次会议,却发现他还是无法得到相关信息,而且作为“人民代表”他所能做的决定少之又少。